【雄韬股份总冠名】直击高工氢电峰会(下):各展所长,协力铺就氢车坦途

 
 
9月14日,【雄韬股份总冠名】2021高工氢电燃料电池系统技术与应用峰会精彩继续。飞驰汽车首席技术官石建珍博士、合力工业车辆(上海)集成技术总监胡浩、雄韬股份集团副总裁陈宏、风氢扬科技总经理刘军瑞、德燃动力副总经理高海宇博士、蜂巢蔚领空压机技术总监杜洪水、海德韦尔总经理顾茸蕾博士、纳格常务副总经理李林、鸾鸟电气总经理陆路明、华熵能源研究院院长彭军、佳安氢源营销总监李想、魔方新能源总经理华周发博士、隆深机器人氢能装备事业部总经理丁彦春、氢澈科技总经理李平、招商局创投氢能领域负责人丁立德等14位大咖发表了主题演讲。
 
 
众嘉宾一致认为,在首批氢能示范城市群已确定的形势下,需要树立更为长远的发展目标,产业链企业、科研及资本机构多方联合,可以为谋求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下是演讲嘉宾们的主要观点整理
 

 

1、飞驰汽车石建珍:氢能重卡规模化商用要突破1000元/kW关卡

 
飞驰汽车首席技术官石建珍博士围绕氢能重卡的开发逻辑发表了主题演讲。
 
 
石建珍指出氢能重卡价格与可靠性如果允许,或会抢占纯电重卡的市场份额。不过,目前国内氢能重卡整个供应链还有较大进步空间,例如需要解决水热管理故障问题,提升低温启动技术,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并且持续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当燃料电池价格降到1000元/kW以下时,相比燃油车才有发展前景。整个供应链必须协力降成本,没有做不到,只有不够努力。
 

 

2、合力工业车辆(上海)胡浩:氢能叉车崛起正当时

 
合力工业车辆(上海) 集成技术总监胡浩发表了主题为”工业车辆新能源 合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演讲。
 
 
胡浩认为,氢能叉车因为能同时克服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的局限性而前景广阔,但是也需要克服国内当前发展氢能叉车存在的燃料电池功率型谱不完善、燃料电池尺寸不统一、缺少正向设计、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存在短板、燃料电池成本高等问题。合力是国内很早就进入氢燃料电池叉车领域进行布局的企业,现在已经推出一系列氢能叉车,也自建了加氢平台。今年合力将进行氢能叉车的应用示范。
 

 

3、雄韬股份陈宏:燃料电池自主电堆加快迭代

 
雄韬股份集团副总裁陈宏发表“雄韬氢瑞燃料电池电堆产业化进程”的主题演讲。
 
 
陈宏表示,电堆要做到高品质、高性价比、高安全性,要让用户买的起、用的放心。希望联合供应链上下游进行国产化的替代研究,同时结合系统进行实时检测及运行反馈调整。未来燃料电池将趋向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模块化。目前,雄韬氢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代A1电堆已迈开商业化步伐;今年雄韬氢瑞电堆技术将上一个新台阶,将发布最新的50-100kW的A2系列电堆,体积功率密度达到4.0kW/L,以及同级别的大功率大于150kW的J系列电堆。  
 

 

4、风氢扬刘军瑞:用平台化思维对接多场景应用需求

 
风氢扬科技创始人兼CEO刘军瑞发表了“风氢扬全功率、多场景应用开发探索“的主题演讲。
 
 
刘军瑞认为,未来氢能利用发展节奏是交运先行,全面渗透的过程。在未来4年的氢车示范运营期,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健全产业链、完善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规模降本。为适应未来典型应用场景对燃电系统差异化需求,风氢扬首创了SINGULAR元极产品,提出“通用型”燃电系统理念,以“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为支撑,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的短周期开发,为客户提供“全栈式”系统解决方案。现阶段风氢扬的燃料电池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公交、公路客车、港口轮胎吊、叉车、热电联供和备用电源等领域。
 

 

5、德燃动力高海宇:“一核两翼”构筑燃料电池系统高地

 
德燃动力副总经理高海宇博士发表了”全场景高集成度燃料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及氢气子系统方案发布“的主题演讲。
 
 
高海宇表示,德燃动力已形成”系统-部件-服务“战略布局和”一核两翼“的产品结构,一核是指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两核是指空气子系统和氢气子系统。在一核两翼的技术体系构架下,德燃动力以热管理和水管理为根本,以系统架构来优化系统的性能,凭借系统高精度控制、服务闭环的控制以及过程诊断,实现全面的诊断的处理机制。德燃动力已经形成从5kW到120kW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覆盖,现场德燃动力特别发布介绍了公司氢气子系统产品。
 

 

6、蜂巢蔚领杜洪水:高能效空压机开发与应用实践

 
蜂巢蔚领空压机技术总监杜洪水发表“重型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高能效空压机开发与应用”的主题演讲。
 
 
杜洪水认为,载重型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发展趋势要求下,单堆功率提升、双堆/系统并联等技术路线正在蓬勃发展,这对空压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压机需要满足大流量、高压比、大功率、高能效;需要更长寿命、更长质保;同时还要做到轻量化、高集成,并且能够持续降本。为此,蜂巢蔚领给出的应对策略是满足大功率系统的高能效空压机,由传统的两级空压机向可变截面涡轮膨胀机空压机拓展,公司还针对产品进行更长寿命、更长质保的持续优化,并且持续降本。
 

 

7、海德韦尔顾茸蕾:可变截面涡轮赋能空压机

 
海德韦尔董事长顾茸蕾博士发表“可变截面涡轮膨胀机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空压机上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顾茸蕾表示,燃料电池大功率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降低空压机寄生功耗对提高燃料电池系统效率影响巨大,而涡轮膨胀机能量回收是提高空压机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突破空压机效率极限必不可少的技术。海德韦尔固定截面涡轮膨胀机需要非常精准的匹配,才能收到实际的能量回收效果,可变截面涡轮可保证在系统全范围进行有效能量回收。
 

 

8、纳格李林:车规级氢气浓度传感器的国产化

 
纳格常务副总经理李林发表了“车规级氢气浓度传感器的国产化”的主题演讲。
 
 
李林表示,产品寿命是客户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涉及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和到什么时候产品可能失效、应该更换,以保证安全系统功能的完整。作为国内领先的传感器供应商,纳格采用MEMS+印刷电子(基座,加热,绝缘,感应材料)的工艺生产氢气浓度传感器,服务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客户。在设置条件更为严苛的实验室寿命测试中,纳格产品寿命测试已超12000h,各项性能指标输出稳定,该寿命测试仍在持续中。纳格第一阶段的测试计划是到20000h(满足8年车载寿命目标)。
 

 

9、鸾鸟电气陆路明:拓宽引射器应用边界

 
鸾鸟电气总经理陆路明发表“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集成化的探索”的主题演讲。
 
 
陆路明表示,燃料电池系统的轻量化、高功化和低成本化趋势,驱使其核心零部件向集成化、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发展。为此,鸾鸟电气在设计和验证流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公司通过二维&三维文丘里管设计及仿真、引射器全模型仿真、氢气引射总成开发等方面的努力,让引射器可满足燃料电池系统从低功率到高功率的全覆盖,可替代氢气循环泵。目前公司的供氢模块和气水分离器实现五百台级的批量交付。在接下来三个月时间内,鸾鸟电气的引射器产品还将配套多款车型上公告。
 

 

10、华熵能源彭军:将空压机降本行动进行到底

 
华熵能源研究院院长彭军发表“高性价比离心式空压机之产业化降本”的主题演讲。
 
 
彭军认为,国家双碳目标和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就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华熵能源提出高性价比离心式空压机的方案,并不是要做行业的搅局者,而是为了加快系统BOP的国产化,加快系统核心部件的提质降本,从而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商业化应用。现阶段华能源的主要产品有DC/DC、空压机、回氢泵、加湿器。华熵可以为系统厂商提供从DC/DC、空压机到回氢泵的一体式打包服务,在整体上为系统降本。
 

 

11、佳安氢源李想:定向除杂MDP技术助力解决用氢难题

 
佳安氢源营销总监李想发表“经济性与品质兼备的氢源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
 
 
李想认为,高品质低价格的燃料氢是氢能上游产业盈利和氢能源行业实现商业化的关键。但目前国内工业副产氢的利用在价格、来源和品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佳安氢源独创的核心MDP技术可以助力获取高品质低价格燃料氢,在这次会议上,公司发布的新产品“氢可立”占地小,日处理能力可达2100kg,适配1000kg/12h加氢站。
 

 

12、魔方新能源华周发:增湿器和CVM双突破

 
魔方新能源总经理华周发博士发表了“魔方BOP产品开发进展”的主题演讲。他分析了增湿器&CVM产业化痛点及现状。
 
 
以增湿器为例,现阶段还主要存在国内基础研究如增湿膜、灌封胶等发展滞后,新产品生产工艺不成熟,BOP相关标准不完善等不足。针对产业痛点,魔方新能源开发了增湿器和CVM产品:新一代增湿器Z30P将于今年10月中旬开发完成,并批量供货;CVM累计完成销售近5000套,其中带内阻检测功能的近1000套,CVM001到CVM005均已批量供货。
 

 

13、隆深机器人丁彦春:年产5000台是当前电堆和系统产线的最优选

 
隆深机器人氢能装备事业部总经理丁彦春发表“电堆及发动机系统生产线的思考”的主题演讲。
 
 
丁彦春认为,当前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装配要攻克工艺难点,目前终端市场容量有限,电堆和系统厂商推荐电堆产线和系统产线的年产能最好不要超过5000台,这样就可以节省更多资金,用于公司运营。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运营阶段,业内同仁应该合理竞争、互相包容、携手并进、共同成长。
 

 

14、氢澈科技李平:加快测试设备技术迭代

 

氢澈科技总经理李平发表“燃料电池更新迭代加速,测试设备技术‘进阶战’打响”的主题演讲。

 

 

氢澈科技测试设备除了一般企业所能提供的四大类(发动机测试设备、电堆测试设备、零部件测试设备、车载储氢系统测试设备),还可以提供燃料电池汽车尾气排放氢浓度测试设备,氢气消耗量测试设备,密闭空间氢泄漏测试设备,以及针对电堆核心材料的测试设备。

 

李平表示,氢澈科技有两条发展主线”立足标准产品系列、服务研发产品系列“,现在服务过的客户有:潍柴动力、中国一汽、大运汽车、东风汽车、宇通客车、襄阳检测中心等。他认为”专业化、快速化、定制化、自动化与安全性“是测试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14、招商局创投丁立德:资本视角下的燃料电池产业

 
招商局创投氢能领域负责人丁立德发表了“资本与资源助力燃料电池产业前行”的主题演讲。
 
 
丁立德从投资者的角度,聚焦氢能发展前景,分析了燃料电池与锂电池之争,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竞争、短期互补”的关系,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到最后核心将取决于产品的可用性。燃料电池应用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需注重示范城市区位优势,提升自身能力,管理好现金流,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创建时间:2021-09-15 08:35
查看详情》

Reliable because of professionalism

海德韦尔(太仓)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空气 增压空气 净化空气

让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驱动力